686. 乐白-《董锵锵留德记》


    第(2/3)页

    老白的设想是美好的,虽然董锵锵之前上班时对网站设计和搭建都不陌生,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靠他一人是无法在短时间内靠敲键盘就实现老白所期望的所有功能。不过作为知道如何跟产品经理正确打交道的码农,老董并没直接拒绝老白,而是先应了下来。况且他认为老白有一点说的很对,必须先访问足够多的境内外知名旅游网站,才能知道哪些是大家公认的、优先级最高的、必须具备的功能。

    只要有事忙,时间就会像水一样悄无声息地流走。

    转眼又是新的一周,预科下学期正式开始了。

    如果说上学期还比较轻松,那么下学期一开学便给人一种紧张感。为了让预科学生能够尽快接触和熟悉公立大学的上课形式,下学期伊始,每个系都会提供三种大学里的主要授课方式。

    德国大学的课堂形式多种多样,但不管是硕士学习的基础阶段还是高级阶段,任何专业都会在新学期提供一定数量的讲座课。讲座课多在阶梯大教室里举行,教室形似盆地,老师通常站在教室的最低处,身后是黑板或投影仪,座位呈扇形从低到高排开。授课老师如果年纪较长,一般会以单方面讲授为主,而年轻一些的教授喜欢借助投影仪展开多媒体教学,同时也更注重跟同学的互动。一般讲义内容都可以在授课老师的官网下载,但只有讲义是不够的,课堂笔记也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听讲座课的学生可能是跨年级的,也可能是跨学科的,所以讲座课没有老师点名,老生常谈的那句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去不去上课没人知道,学不学习靠自觉。

    讲座课之外最重要的是研讨课。跟不限学生听课人数的讲座课比,研讨课通常会限定上课人数,多为15人左右的小班授课。上课内容主要为本学期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教授根据知识点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授课,课后会布置课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及完成相应的书面报告,最后再以组为单位在小班内进行时间有限、以报告内容为主的主题演讲,讲演后要完成回答其他同学及老师的提问。所有这些都完成后,教授会针对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内的表现、演讲或回答问题时的表现给出一个综合性的得分作为学生该门研讨课的成绩。如果讲座课强调的是听,那研讨课强调的就是说和做。学生课前要做大量预习,课上要积极发言,讨论交流,课后要认真写作,演讲要脱稿,答疑时要有理有据,只有全做到才有机会拿高分。研讨课的数量一般比讲座课要少很多。

    第三重要的是练习课。上完讲座课和研讨课,学生总要为期末考试做准备了。这时即使再强调素质教育,笔头练习也还是要有的。练习课的次数通常介于讲座课和研讨课之间,授课者也不再是老师,而是教授的助教,有的教授没有助教,就会有他带的博士生或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生来完成每次练习课的随堂内容。

    除了上述三种课外,每学期还会有不定时的学术讨论课,固定项目的研讨课等,文科专业还有学术远游,理工科还会有科学实验课,学期之间还会有实习课,本校同其他高校间的交流课等等。

    听完这些,董锵锵就觉得脑袋里“嗡嗡”的一阵鸣响,早餐吃的那点儿碳水化合物转化的能量已然消失殆尽,他感到饥肠辘辘,以致后面的考试方式都没认真听。

    好容易撑到了下课,他在自动贩售机上买了个牛角面包,一边喝水,一边缓步走向走廊间的十几台电脑,打算看看德国经济新闻放松一下。

    就在他读完德国某知名经济学家的一篇2002年经济形势分析的文章后,一个提示窗口从屏幕右下角跳了出来。
    第(2/3)页